Obituary 裡的科學與啟發

這個星期應該是2011年最令人感傷的一週。 首先是 10月3日星期一, Ralph Steinman (1943-2011) 逝世於公布榮獲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的前三天[1]。其次,則是Apple的共同創辦人Steve Jobs (1955-2011) 在今天稍早辭世[2]。兩位巨星的隕落,帶來不小的震撼。

Obituary 是一種悼念某人過世的文章, 在科學期刊裡,也常見悼念具有偉大貢獻的科學家,這類的obituary通常是由在同領域中具影響力,也曾經共事過的摯友執筆,有如極其精簡的人物傳記。文章除了記載人物逝世的原因、時地,以及遺族介紹之外,也以流暢的文字像說故事一般,正確而完整地記錄逝者在科學上的研究成果與貢獻。此外,文章精要地追溯逝者生前在研究領域上的學習與成長軌跡,以彰顯逝者獨特的人格特質,這個部份,尤其是我閱讀obituary最大的收穫。

在無數的obituary當中,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科學家是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 (1927–2010)。吸引我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是1968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的得主[3],而是發表於Science的obituary 中一段對他年少抓蛇相片的描述[4]。

對於蛇,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是聞之色變的,但是Nirenberg竟能在年少時,徒手抓起一條六呎長的蛇,對著鏡頭露出一抺淘氣的微笑!無庸置疑地,在「與蛇共舞」背後透露的是他對於動物與生物學的熱情,使他在面對巨蛇時沒有絲毫恐懼。「熱情」這項元素,是我閱讀諸多科學家的obituary中所看到的共通特質。

閱讀科學期刊裡的obituary, 除了可以有機會學習跨領域重要的發現之外,也可以從中學習這些科學家們是如何思考、如何直搗難題的核心,更可以學習他(她)們的人格特質。在野人獻曝之餘,願他(她)們永遠安息。

延伸閱讀:
1. Nobel announcement marred by winner’s death

2. Remembering Steve.

3.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8

4. 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 (1927–2010)

5. The Marshall W. Nirenberg Papers